大展浪潮下辨析真假“大师展”

首页 新闻资讯 业界新闻 大展浪潮下辨析真假“大师展”

大展浪潮下辨析真假“大师展”

[ 发布时间:2016-08-15 11:51:10 | 作者: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10月起,“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将登陆上海展览中心,“艺术大师”热潮还将继续上演。

  近期,雷阿诺、达利、毕加索、达芬奇、梵高、莫奈等西方艺术大师展纷纷亮相中国,使得“大师展”成为艺术界现象级的事件。

  今年9月,由南京百家湖美术馆承办的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安塞姆·基弗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进行巡展。而10月将开幕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则以“一年,一位艺术家,一件作品”为策展思路,将1906年至1977年作为时间跨度甄选了71件艺术大师作品,其中包括夏加尔、毕加索、杜尚、康定斯基、布列松、贾科梅蒂等大师真迹,涵盖了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同月29日,安迪·沃霍尔的《影子》系列也将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首次正式登陆,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将呈现这位美国波普艺术之父在抽象表现主义之路上的探索”。

  真假大师展为何层出不穷?

  一方面,艺术市场的板块调整是这一热潮背后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艺术市场转向全球视野,中国大收藏家对西方顶级大师作品收藏趣味日益高涨。而另一方面,在菁英盘踞的艺术二级市场之外,大众的艺术消费需求增加,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耳熟能详的大师名字则是艺术展览中最具有号召力的。

  在这股热潮下许多民营艺术展览机构也趁机涌入艺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市场大环境泥沙俱下的现象。

  上个月在京城山水美术馆举办的“毕加索大展”在宣传之初就打出了“83幅毕加索原作,10亿欧元投入”的旗号,但真实的现场效应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吐槽帝”梁克刚在他的微信长文中指出,展览除了几张并不能完全代表毕加索典型的油画之外,绝大多数的版画和陶瓷作品根本无法展现毕加索毕生的艺术成就。

  当大众发现所谓的“大师展”实际上展品质量低下,甚至有可能混入了赝品的真想后,他们才发现这些“野路子”的“大师展”宛如披着新衣的皇帝,褪去光彩的包装说辞,露出的底色却并不那么美妙。由于缺乏专业的展品渠道来源和专业策展人的有力支持,这些所谓“大师展”不仅达不到观众的预期效果,甚至还削弱了大众参与艺术展览的热情和兴致。

  除却专业性的匮乏导致“大师展”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策展机构对艺术本身的态度也是造成当前众多艺术展览品质低下的重要原因。

  “在许多西方人士的眼中,艺术是一件值得敬畏的事业,举办艺术展览更是意味着一份文化责任。而到了我们这儿,却成为了一码‘无知者无畏’的生意。”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著名策展人谢定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针对当前众多民营机构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展初衷,他也指出,“一场货真价实的大师展应该将对公众的科普和教育意义放在首位,如何才能让展览本身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才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层面。”

  “大师展”热浪中的两极分化

  由于艺术理念和专业能力的限制,“大师展”热浪中的两极分化在所难免。不可否认,作品本身的分量是决定艺术展览品质的基石,而专业的展览项目引入渠道又是作品质量的首要保障。

  有无专业的策展团队也是衡量一次“大师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当前国内许多质量低下的展览虽然打着‘由国外引进’的噱头造势,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策展人。艺术策展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头衔名号,他首先需要具备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专业的学术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只需将策展画册拿到国际平台,就能立马分辨出一次艺术展览的真正水平。”谢定伟说。

  有了专业的保障,落地一场专业的大师展还需要大量成本的投入。除却借展费、保险费、运输费等硬性费用,还需要后期相关宣传、现场设备的各种投入。

  一次从头到尾都进行严格把关的艺术展是需要下注血本的巨大工程。而将盈利凌驾于文化责任和公众教育之上的艺术展览,免不了在一些环节上偷工减料,有失预期。

  对此,知名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李旭也抱有相似的看法,他说:“我觉得正规的‘大师展’必须与正规的专业艺术收藏机构合作,对方的藏品质量一定要有公信力,这是展览质量的根本保障。展览成本的投入、展览策划和运营团队的素质也将决定展览的最终质量,‘大师展’这样的项目如果展出的是原作而不是复制品,预算就是硬指标,不可能投机取巧,走‘花小钱办大事’的捷径。”

  大师展价值何在?

  面对“大师热”引发的乱象,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艺术消费”的价值定位问题。

  “相较于通过版画和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现的‘大师展’,一次真正有水准的西方大师展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学术价值之上,包括对相关文献的集中梳理及对大师作品的系统性展示。这才是能够得到圈内人首肯的艺术展览。”百家湖集团副总裁、艺术南京博览会执行总监张中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读正规的“大师展。”

  策展人李旭认为:“一个展览的价值有着非常综合的标准,首先是展品的真伪,以及作品是否为艺术家的代表作;其次是展陈空间和布展方式是否符合展品的内容和格调;第三是观展信息服务够不够周到,有没有提供充分的文字说明、人工讲解、语音导览、影片放映和相关出版物;最后还有围绕展览有没有组织有质量的,针对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普及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讲座、对谈、工作坊甚至学术论坛等等。”

  在这一问题上,张中伟也认为“对于普通艺术爱好者来说,展览体验是构成价值感受的最重要部分,而对于专业的艺术圈内人来说,艺术展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深层次的学术与研究价值之上。”

  是谁在“消费”艺术大师?

  消费“大师”现象的出现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消费不断升级的必然阶段,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也有助于推动国际间的艺术交流,增加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艺术进出口。

  从这个理论来看,艺术界应该对“消费大师”报以乐观态度。但策展人李旭的观点更为客观:“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普通大众对艺术消费的需求会不断升级,对国际上顶级艺术藏品的借展将会成为国内各美术馆新的需求,也势必造成新一轮的策展比拼。但在不久的未来,我相信国内大量的中高层次艺术观众更愿意走出国门,直接去藏品所在地的博物馆参观。因而目前的‘大师热’只是阶段性现象。”

  而针对那些纯粹“消费”了大师们名号的“野路子”大师展,谢定伟也指出:“在媒介资讯相当发达的今天,这些缺乏真正价值的展览都瞒不过公众的双眼。”国内的“大师展”应该将探索的重点放在展览本身的艺术说服力和教育责任之上,重拾“大师展”之价值。


218    2023-09-27 23:29:57